目前,国内外对自咬症的病因尚未定论。我们根据几十年的毛皮动物养殖实践经验,总结出引起毛皮兽自咬症有以下因素:一是营养因素,如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缺乏;二是环境因素,如通风不好、光照不足、外界噪音干扰等;三是人为因素,如饲养人员到病兽跟前,病兽怕人而出现应激反应;四是疾病因素,如皮肤寄生虫病、肛门腺堵塞症、慢性疾病等。
一、临床症状
貂狐貉表现出神经症状,高度兴奋,啃咬自己的大腿内侧、尾根、后肢、髂部及臀部等处皮毛;兴奋过后呈沉郁状态,躺卧,眼半闭,对周围事物不敏感或呈睡眠状态。
二、病理变化
自咬死亡的貂狐貉尸体一般比较消瘦,后躯大腿内侧毛污秽不洁,肌肉呈绿色症状,大腿内侧自咬部位溃烂。
内脏器官多数呈败血症变化,实质脏器充血,淤血或出血,慢性自咬死亡的病兽特别是水貂,黏膜出血,有溃疡灶。
脑的病变较明显,血管充盈,脑实质有空泡变性和弥漫性脑膜脑炎变化,呈“海绵脑”。
三、预防措施
1、建立种兽登记卡。记录种兽血缘关系、生长发育、生产性能等情况,全面分析自咬症发病的原因,对已发生自咬症的种兽公母及其家族彻底淘汰打皮,不再留种用。
2、保持饲养场安静。减少环境噪音和剧烈的外界刺激,严禁吵闹喧哗。舍内光线要适宜,通风要好,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的自咬症易发生时期更应该注意,要给毛皮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条件。
3、饲喂全价饲料。应给种兽饲喂新鲜、优质、营养全面的饲料,在饲料中长期添加“吉祥三宝”或“金牌貂王”,以保证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量,对自咬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。
4、注意卫生。养殖场要天天打扫、清洁。特别是对于已发生过自咬症的貂狐貉,应将其使用过的笼舍彻底消毒,防止种兽 交叉感染。
四、治疗措施
1、隔离饲养。对发生自咬症的病兽要及时调群隔离,转移到较大的铁笼饲养,扩大其活动范围,或放到离养殖场较远的地方,安静饲养。
2、药物治疗。发病的貂狐貉应使用氯丙嗪、噻庚啶、扑尔敏等药物以及B族维生素(如B不可少),能控制病兽自咬症,效果很好。
3、更换饲料。当大群突然发病时,要及时检查是否由于突然改变饲料、脂肪过高或饲料酸败等。发现情况应马上纠正,以防病情继续发展,同时全群加喂维生素(如B不可少)、消炎药等。
4、木棒干扰法。在病狐的笼内放一段木头轱辘。貂狐貉自咬一发作就会误咬木头轱辘,效果也很好。
5、防止继续咬伤。为了防止继续咬伤,用胶合板或纤维板做成适当的颈圈,套在其颈部,用以挡住头部,使其不能回头自咬躯体后部。
6、外伤处理。对咬破的皮肤、肌肉要按创伤处理,咬伤部位用双氧水涂擦,软化结痂,去掉污物和痂皮,再涂以碘酊或紫药水,除了一般外科处理外,咬伤部位要注意防苍蝇,喷洒低浓度的防虫药物,以防苍蝇产卵生蛆。
|